谈怎样理解七个”怎么看”
去年时“六个”今年变成“七个”。去年时我对“六个”《越看越糊涂》,里面有许多自相矛盾的问题。今年再结合学习了科学发展观,了解了“转型”的历史任务和伟大意义,再来看“六个”,不知道“理论局”有什么样的新感觉。我同时还买了一本《中国新政》,是由纪硕鸣、周东华著,副标题是第三视野中的“胡温新政”,破解中国改革发展十大陷阱,揭示高层内幕 诠释政策背景。其中“导言”三大战略历史背景与现实由来。这使我变得“清醒”许多,不会产生“越看越糊涂”之感。如果我们按中央的意见“编写”就有可能成为一家之言,作为“宣传教育”《七个怎么看》是一种“讲解式”。然而用的是“理论局”,是要上升到理论分析,从理论基础上找原因,可你没有这样做。让人“找问题、进行探索”这是进步和人民关心社会发展的好事。如果我们从历史,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研究,其说法和认识就有点不同了。我对“七个怎么看”中,缺乏对科学发展观的结合,特别是“转型”的意义还没有提到“历史进程”的高度,而“胡温新政”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认识理解的不够,更不要说支持“胡温新政”了。
“三大战略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由来”,是不是应当这样“划分”我不敢肯定,但指出的在社会发展层面上出现过多次思想观念与路径选择的转型与变革,这是我们所谓“理论局”应当把握和“怎么看”的根据。历史的进步就是在“转型”是体现出来的。而“转型”,应当有两种:一是革命式,彻底否定旧的,建立完全新的;二是“继承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也就是毛泽东《实践论》中讲的“飞跃”。总之中思想意识、价值观方面的“转型”,并由此引发出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等”综合“转型”。邓–当年也否定“革命式”,但后来也发现,在推进改革开放中,也采取了“革命式”,用了“近十年摸石头过河”。西方有人著作说《江–改变了中国》,指出的是从“八九政治风波”后,由江–主持下进行了全面“转型”。但……